在廣州的“流量池”挖呀挖呀挖_環球熱門
廣州“流量池”有多大?
在五一的數據單里挖啊挖啊挖
(資料圖)
客流銷售雙增長
廣州人氣頂呱呱
4月29日至5月3日,5天時間里,北京路步行街預計總客流對比2022年同期增長212%;天河路商圈客流量累計同比增長約18%;廣州市重點監測的商超、百貨、專業店、電商等重點零售企業五一期間實現銷售額同比增長64.9%……在剛剛過去的“五一”,廣州“流量”又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各個商圈商場客流量明顯增長,商業街、酒樓食肆更是“人從眾”。
于“頂流”廣州而言,線下市場的“熱火朝天”,與線上的“繁花似錦”相得映彰。
騰訊位置服務大數據顯示,廣州是五一流動性最強的三大城市之一。同時,美團數據也顯示,假期前三天,廣東生活服務業線上消費規模在全國排名第一,廣州位列廣東前三。
線上繁榮帶動了線下實體的活躍,隨著廣州在大眾點評、抖音等平臺上走紅,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用戶紛紛前來“打卡”,為廣州注入了源源不斷的人氣“活水”。
流量之城:
常年熱度高位,今年迎打卡用戶高增長
作為“千年商都”,廣州在線上擁有超高的話題度與人氣。在抖音上,廣州熱度長年穩居高位。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今年4月公布的數據顯示,2022年平均每月在廣州打卡的抖音用戶超過了100萬,2023年3月,廣州打卡用戶數同比去年同期增長28%,去年到今年,這一數據持續位居全國前列。流量秘籍何在?廣州給出了以下方案:
——消費“前置”,為廣州門店引客源
“我們轟趴館五一假期生意是近三年來的新高”“我們餐廳是五一前夕開的,主打珠江游船+粵式美食,假期每天400個號,都是‘一號難求’”……如今,大部分年輕人都習慣消費“前置”。據業內人士介紹,所謂消費“前置”,就是消費者到一個城市一個商圈游玩前,會通過網上的本地生活平臺、“種草”平臺先做一輪攻略。
“我們接觸許多客人,尤其是年輕客人,他們是從美團、大眾點評看完點評,就到店里消費”,洛奇先生啤酒餐吧(琶醍店)經理陳鴻明如此表示,“目前團購占店里總營業的10%。通過線上渠道,我們餐廳獲得新客源,來過之后,大部分都轉化為了回頭客”。
——新增小店,借線上平臺為生意“引流”
五一假期前夕正式開業的王子號諸鑼記樂園,是一家主打“珠江游+廣式美食”的游船餐廳,“船上實行限量接待,每天400人。4月28日開始預約,其中,4月29日、4月30日的號,在4個小時內就被預約完了”, 珠江王子粵茶軒負責人張華麗認為,剛開業生意就如此火爆,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餐廳開創了新型的游玩模式——游船+傳統茶點,外地游客與本地消費者都能雙重滿足;另一方面,門店通過抖音等線上平臺為生意“引流”,“通過抖音,餐廳三天就突破了7位數的預售?!?張華麗說。
美團數據顯示,2023年第一季度,美團上新開的廣州小店數超3萬家。僅今年3月,新開小店數環比2月增近60%。
潮旅之都:
轟趴館等新玩樂帶來消費新動力
隨著“90后”“00后”年輕群體成為文旅市場的主力,各類新潮玩樂項目蓬勃發展。趕一場國風市集,換上漢服穿越時空,來一場和傳統文化的邂逅;去一次野外露營,約上三五好友圍爐煮茶,閑聊品茗;體驗一把城市騎行、飛盤、陸地沖浪,變身運動潮人。
為迎合年輕人消費潮流,廣州商圈、商場紛紛引入新業態、新消費場景。美團平臺數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,廣東即時零售訂單量同比增長達37%,旅游和休閑娛樂訂單量有顯著增長。
其中,有幾個熱門話題成為廣州這座“流量之城”的重點關注。
——線上預約線下消費,轟趴館受年輕人追捧
戴著VR頭套、手持游戲手柄,在炫酷的燈光下,2~3位“小伙伴”在虛擬的密室中解題、酷跑、尋寶等完成各類虛擬任務——具備VR、Switch等游戲設備的轟趴館,近年來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。
位于天河商圈的阿卡VR轟趴店店長李剛表示,“今年以來,轟趴館的收入同比去年增長20%。五一假期下午2點開始,店門口就開始排隊”,他們通過線上團購預約,再到線下店里消費,“一般周五傍晚開始,周末兩天、節日都是店的高峰期,通常是2~3位年輕人約上一起來玩”。
——線下打卡線上互動,商場活動送禮贏互動
近年來養寵群體不斷擴大。到了周末假期,“主人們”外出活動、與朋友相聚,“毛孩子”們可能就會被獨自留在家中。關注到這一現象,正佳廣場為寵物打造了大型游樂場推出眾多人寵皆宜的互動設計,場內更推出200余家寵物友好商店,讓“毛孩子”肆意撒歡,還將定期舉辦寵物聚會、寵物運動會等,讓更多“主人”能夠陪伴愛寵度過愉快假期。
這樣貼心又特別的活動,也為正佳廣場吸引了大量游客,客流近60萬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長110%。同時,正佳也推出了線上互動活動,為線下打卡的消費者帶來更多“福利”。
——數字化元宇宙創新,文化活動豐富沉浸式體驗
結合除了“萌寵經濟”,隨著消費者對文化精神追求日益增長,越來越多商場正在引入更多文化類體驗新業態貼近年輕消費者。從展覽到話劇,更多具有藝術氣息的體驗項目,也為商場里的客群帶來更豐富的沉浸式體驗,為廣州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。
商業發展背后,是文化力量的支撐。在商圈里栽種精神綠洲,為都市生活尋一片棲息之所。廣州的商圈積極創新求變,打造商旅文綜合體。近日,廣州購書中心推出了《只此青綠》舞蹈詩劇藝術展,萬菱匯帶來了“生菱其境”元宇宙藝術展,而同樣位于天河路商圈的廣州K11購物藝術中心則迎來了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沉浸式數字工藝文化展……這樣的文化活動也為商圈帶來了堪稱火爆的客流量。
根據天河路商圈最新數據,“五一”小長假,廣州天河路商圈僅假期頭三天(4月29日、30日,5月1日)人流量達600萬人次,創近年新高。4月29日至5月3日,天河路商圈客流量累計約942萬人次,同比2022年增長約18%。
根據北京路管委會提供的最新數據,4月29日至5月3日,北京路步行街預計總客流244.3萬人次,對比2022年同期增長212%;預計總營收3.71億元,對比2022年同期增長268.5%。
【有話說】
在天河商業價值創新院執行院長、中鴻雋德董事長鐘朝暉看來,用戶需求在進化,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永遠都有市場,流量紅利從未消失。當下企業的流量紅利焦慮,緣于找不到獲取流量的切入點和高效運營流量的方法。關注到這一趨勢,廣州商圈人士也更加積極探討如何更好把握線上流量,將流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消費。
個人品牌策劃專家王超然強調,企業要基于“IP邏輯”和“企業IP金字塔矩陣”,制定長效的新媒體IP矩陣戰略。掌握企業主個人品牌與企業雙向賦能、專家IP對企業產品核心競爭力的背書、員工及消費者IP對企業品牌及產品的助推三大“IP邏輯”,整合流量商機獲取、承載變現、私域社群持續運營全鏈條,利用IP杠桿撬動新媒體長效增長開關。
文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 文靜 許曉芳
圖/廣州日報·新花城記者 文靜 許曉芳
關鍵詞: